DB36∕T 2008-2024 翘嘴鲌陆基圆桶养殖技术规程(江西省)
ID: |
7AB6D2D5F76F4F20BBFF5F14182B0066 |
文件大小(MB): |
0.28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150,CCS B 52,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2008—2024,翘嘴鲌陆基圆桶养殖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nd-based circular tank aquaculture of Culter alburnus,basilewsky,2024 - 08 - 26 发布 2025 - 02 - 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6/T 2008—2024,I,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条件 .1,5 养殖设施 .1,6 鱼种放养 .2,7 饲养管理 .2,8 病害防治 .3,9 收获和运输 3,10 档案记录 3,DB36/T 2008—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江西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0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九江星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九江学院、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都昌县水产畜牧产业发展中心、湖口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执,法大队、瑞昌市铜岭农庄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金根、张颂、李小勇、曹烈、王建民、杜时强、张小谷、段志鹏、江敏、,刘文珍、陈超、方磊、聂保江、朱忆秋、涂振华、王云初、邵国有、柯传段,DB36/T 2008—2024,1,翘嘴鲌陆基圆桶养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陆基圆桶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和运输、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翘嘴鲌陆基圆桶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SC/T 1123 翘嘴鲌,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陆基圆桶养殖 Land-based circular tank aquaculture,一种利用在陆地上建设的锥形底圆桶型半封闭养殖池,进行集约化水生动物养殖的生产方式,4 环境条件,4.1 场地要求,场地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便利、供电稳定,4.2 水质,养殖水质应符合GB 11607 的规定,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 的规定,5 养殖设施,5.1 系统构成,陆基圆桶养殖的装备和设施组成有:陆基圆桶养殖池、进排水系统、气提推水系统、增氧系统、,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发电机组等,有条件可采用液氧、循环水处理系统、自动投料机、水质自动监测,等设备,5.2 陆基圆桶,DB36/T 2008—2024,2,陆基圆桶池应按标准设计,采用镀锌钢板、塑料板、玻璃钢、防渗膜等为主要材料制作,底部为,锥体结构、并连接尾水排放管道,接入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单个圆桶养殖直径6 m~10 m 为宜、池壁,高1.3 m~1.5 m,6 鱼种放养,6.1 放养前的准备,6.1.1 清洗、消毒,清洗陆基圆桶养殖池。用氯制剂对池壁、池底均匀泼洒进行消毒,次日清洗干净,6.1.2 进水,进水时宜用60~80 目网片过滤,放鱼种前3 d 对池水使用免疫多糖、VC,减少应激反应,6.1.3 试水,放养鱼种前1 d 应投放试水鱼,确认陆基圆桶水质安全再进行放养,6.2 鱼种来源,鱼种应来源于获得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资质的单位,检验检疫合格。翘嘴鲌种质应符合SC/T,1123规定,6.3 鱼种质量,要求放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动力强的鱼种,6.4 放养时间,宜在当年11 月至次年2 月中旬,水温5 ℃~10 ℃,选择晴天放养,鱼种应带水运输、称重及投,放,温差不宜超过2 ℃,6.5 鱼种消毒,鱼种用3%的食盐水浸浴5 min~10 min 后再放养,浸浴时宜配套增氧条件,6.6 放养密度,选择一龄大规格鱼种,规格30 g~50 g/尾,投放80 尾/m3~120 尾/m3 为宜,7 饲养管理,7.1 饲料投喂,7.1.1 饲料要求,投喂饲料蛋白含量40%左右的翘嘴鲌专用膨化饲料,适宜的粒径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SC/T 1077 规定。不同规格翘嘴鲌投喂饲料粒径见表1,表1 不同规格翘嘴鲌投喂饲料粒径,体重(g) 膨化饲料(mm),30~250 2.0,250~500 4.0,﹥500 5.0,DB36/T 2008—2024,3,7.1.2 投喂,投喂做到“四定”:定质、定位、定时、定量。日投饲量为桶内鱼种重量的2%~6%,每日投喂,2~3 次,并根据天气、鱼体增重和吃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7.2 水质管理,7.2.1 实行每天监测养殖水质,可使用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水体理化因子指标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7.2.2 养殖期间,根据水质监测数据采取相应调水措施,水温16 ℃~33 ℃,pH 6.5~8.6,溶解氧5,mg/L 以上;每小时换水量在……
……